close

今時日  為生活  競爭多  障礙多  要求多  壓力多  忙碌碌

早到晚  晚到早  此是真  不能說  無此事  時空潮  事有變   

境有轉  本自然  說一例  古人孝  父母喪  結葦蘆  守三年

盡孝道  如今時  依此法  會失業  無頭路  經濟竭  生活艱

瞬時到  以此法  應此時  當圩腐  也頑固  但從中  應醒思

重孝道  今之人  顏有憾  孝之道  無古今  今時人  亦可表 

守三年  此般孝  觀念上  時間上  去反推  亦同然  父母在

去盡孝  最實際  逝之後  欲孝之  親不在  樹欲靜  風不止

難以得  俗語說  在生時  食粒豆  勝過於  人死後  拜豬頭

所以說  孝觀念  要轉變  重在生  孝生者  也自能  慎其終

追其遠  前後間  有心連  自連體  孝在心  心自在

 

《白話譯文》


古時候的人如果父母壽終時,要為父母結蘆守墓三年,以表達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盡最終的孝道,如以古時候用那種方式表達孝道,以現代的人根本無法做得到。現今社會科學科技進步、工商業發達,為了生活能讓一家人可得到一餐溫飽,總是起得早、睡得晚,日夜勞累奔波,每天都忙忙碌碌。社會的進步帶來了許多繁榮,相對的也帶來了許多煩惱壓力與競爭力,為了堅守自已的工作岡位,必須分秒必爭競業的工作。如果父母壽終時,若要照以前的方式守墓三年表盡孝,那經濟馬上陷入困境、工作不保。失業了一家人的生計要如何?(時代不一樣,我們人類要跟著時代改變,舊時代有好的我們要將好的流傳下去,舊時代不符合現時代就需要改變。)經濟上的來源是一個家庭的命脈,以現今社會如果失業了確實會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困頓,所以盡孝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已的方式。盡孝也不需要等到父母壽終時再來盡孝,孝順父母重點在於『心』,如有心、心自相連,當父母還健在時盡孝道,這樣才有實質的意義。


現今很多年輕人為了生活都與父母分開住,自立門戶。(因現今是工商社會競爭激烈)所以每天都忙於自已的工作顧著一家人的生活,雖然有心盡孝,卻很少有時間照料父母,總是想等到條件好一點,時間多一點再好好的孝敬父母,但是有時候歲月總是不等人,當你好時想要孝順父母有可能父母已經走完了人生旅途。所以,孝敬父母不能只看物質條件,精神上的贍養更為重要,現在交通便利有空閒時常回家看看,或是忙時打電話問候,這樣父母的心裡就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溫暖,其實父母對於子女的要求並不多。只希望子子孫孫都平安健康、兄友弟恭,讓父母沒煩惱、沒負擔。每天高高興興幸福快樂過日子,這也是盡孝道。奉勸時下年青人趁父母還健在時盡孝道還來得及,千萬不可落下『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終身遺憾!


俗話說:『在生時食一粒豆;勝過於人死後拜豬頭』這意思是說,父母還健在時你給他吃一粒豆,他會感到香甜,不要等到父母壽終時拜再大的豬頭他也吃不到。所以父母還健在時就要盡孝,不要等到父母壽終了再來盡孝。在這個社會常聽到或看到有些人父母壽終時在喪禮上辦得非常風光,場面大派頭又十足,大人物輓聯掛滿屋子,金元寶、蓮花、高樓大廈、大洋房、佣人、婢女、汽車、飛機、金庫等應有盡有,堆的像山一樣高,這些全部都要燒給父母享用,因輸人不輸陣,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已的面子做給世人看,看他表達了孝心。還記得在幾年前很流行五子哭墓,專門替人哭、做假兒子、假女兒、假孝子的行業。


在這多元的社會孝順父母的觀念要改變,當父母還健在時就要好好的孝順,不是等到父母不在了,辦再大的場面,花再多的金錢,眼淚滴乾哭斷了肝腸,也無法挽回、毫無意義!孝要及時,孝要由內心自發,孝在平常舉手之間,孝在早晚虛寒問暖間,孝要在當下。

我們在電視報導上或是報章雜誌上也常常接受表揚的孝子們,他們當父母還健在時,都是盡心盡力的照顧父母、陪伴父母,當父母壽終時,用簡單隆重的儀式舉辦喪禮,以緬懷父母對其撫養之恩,而將結餘的喪葬費用回饋於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種舉動是值得表揚值得讚揚,對於慎終追遠顯得更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木子 的頭像
    楊木子

    中一真道總教會

    楊木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