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月來某些西方教會的牧師在宣教時往往會批評到台灣民間傳統信仰的宗教,前有女牧師『梁瓊月』在佈道時,直指『觀世音』是邪靈不男不女,更是一淫亂的罪,也把中國人很多三妻四妾都歸諸在『觀世音』的頭上。近有牧師拿鋸子欲將『觀音』神像的鼻子削去並斷其頭,說之是驅除惡魔邪靈;又說『大甲媽祖』的遶境活動所經過的都會區域都會淹大水,甚至都是比較落後的地區;又說『三太子』和『王爺公』是邪靈是最低及最髒的邪靈;又說拜『濟公』會引人去性侵別人等等,這種種批評的言論,還好是發生在宗教信仰非常自由非常寬容的『台灣』,並沒有引起宗教間甚麼樣的波瀾,大家只將之當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聽聽就算了!

 

 宗教間相互的攻訐、批評,甚至戰爭行為的發生,在人類歷史的軌跡中是屢見不鮮的,其實這一情態至今依舊存在著。但今人類已深深體認到,世界的和平和諧及永續發展,宗教也該盡其力將彼此間種種紛爭、對立、歧視、敵對的情態加以化解和消彌,而逐走向相互包容、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的境地,這是新世紀新文明發展的趨勢與重心,相信這些牧師都是知識分子,怎麼會漠視這一道理呢?只顧及自身教會的發展和利益或只慮及個人的主觀認知和立場,而輕易去批評詆毀其他宗教的不是,這是不該也不可取的。人要知,許多火災的發生,往往起於星星之火,星星之火是可燎原。同樣情形無心的一言或玩笑,也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事端,故宗教者不可隨意不可輕忽自己的一言一行。

 

 先說:『觀音』的神像不管是以木、以竹、以石刻雕之,或以瓷土燒之、以銅煉燒、以紙印之畫之,在宗教的信仰者來說都是其心中不可冒犯褻瀆的神聖之像。此神像就如西方的宗教將十字架或聖母像或耶穌像視為神聖的地位同樣重要,假如他教將之踐踏在腳下或燒毀之,又會做何感想何反應呢?這些得反置其地去思考。東西方宗教有差別的地方只在取用的是哪一種物質?或哪一種形象?來做為其信仰上的介質、象徵、意象爾!事實不論是東方所說的『各種神、各種佛』或者西方所說的『上帝』、『聖靈』、『天使』等,並不會附著在這些物質這些形象上的。不相信的話,可找眾多的人一起來見證,將東西方的神像或聖像擺在一起,同時用斧頭劈開或鋸子鋸開,看找得到『上帝』、『神佛』、『聖靈』、『天使』、『王爺公』嗎?絕對找不到的,如果找得到,就拿這一招半式去炫耀去招搖,就有發不完的財了。大家要明瞭,取物質或形象只是合於人性心理需求上的一種假藉假託,物質的本質就是物質,物質並無正邪之分的。須知,如不取物質與形像來做為神聖的介質,又如何突顯出『上帝』、『神佛』等之存在呢?而只求人對著空氣或對著牆壁祈禱或敬拜,人難道不會覺非常唐突、非常莫名其妙、非常不可思議嗎?

 

一事物的發生必有其因其由的,『台灣』民間傳統宗教的信仰,基本源由兩大始因,一是『明、清』先民的移民潮(這只是分散性局部性的影響),一是『鄭成功』統治『台灣』以台、澎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這段期間帶來大量的兵馬與平民(這影響的範圍從台南鹿耳門登陸後,隨著軍隊的移徙、佔領、屯墾而逐漸擴大)。在此之前,台灣到底有沒有民間傳統宗教的信仰呢?以我個人的淺薄,實不清楚,但我猜想即使有之,恐也僅是少數罷!(傳統廟宇的興建見諸於清代較多)。先民堅持民間傳統宗教信仰的因,當可以理解的,因『中國』自發的『道教』深烙在中國人的觀念、思想、生活、習慣、風俗等,當人離鄉背井又在海關重重阻隔的情況下,當倍思故鄉的林林總總,但在一時不可得又無奈的情況下,會尋求一宗教信仰力量來做心理的慰藉,這是環境使然,也是人性使然,此是傳統宗教能夠在台灣不斷發展延續而下的因。

 

從上所述,應可窺出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發展是以『台南』鹿耳門為中心,後由臨海的港口再往內陸的地區發展(譬如說:鹿耳門媽、新港媽、北港媽、笨港媽、港口媽、鹿港媽都是位於臨海港口地帶)。另因『嘉南平原』一帶的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本適於農業耕作及發展的寶地,今能成農業逢勃發展的縣,當然是憑此特有的地理條件而來。過去地區歷史的背景及地理環境條件,是造成該地區傳統宗教信仰興旺的因。學習過人文地理的人都曉得農業地區與工商地區所呈現的城鄉風貌並不相同,故不能拿工商地區的風貌與農業地區的風貌做對比,而指說農業地區即是落後的地方。

 

『雲嘉』地區地層下陷的因,人盡皆知,那是人為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來造成,地層下陷自易形成積水難排的現象,一遇大雨就易成災,這麼簡單的道理用膝蓋去想也知道,與『大甲媽祖』繞境活動經過哪些地區扯不上絲毫關係的。牧師不可貿然取用他人給予的言論或資訊,即據之引述『大甲媽祖』幾天幾夜繞境的活動是造成所經過的地方落後與天災發生的主因,此不但不厚道且也背離了事理與真相。

 

人生有各人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因緣,譬如說:有人生長在蘭嶼,有人生長在台北,這些都是因緣與先天條件上的不可逆。至於生在蘭嶼好呢?或生在台北好呢?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你或笑蘭嶼人考試不如台北人,那蘭嶼人或笑台北人不懂海洋、不懂捕魚撒網。同樣之理,文化之不同或宗教信仰的不同,那是個人一時因緣、機緣、環境的選擇,此並不代表你選擇哪一種宗教做為信仰就顯得特別的優越特別的崇高,抱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就好。宗教的主旨是教育,是教育人的事業無其他,如有其他,那就與宗教的主旨有點相去了,在宗教的主旨上,宗教彼此間更應懂得保持寬容對待的心而不是鄙視,更要相互諒解而不是批評。世事不能用絕對的眼光去看待,俗話說:『穿草鞋的有時勝過穿皮鞋;草地狀元有時勝過真博士』;『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有時月光,有時日光』,這些俗語有何顯意,聰明者一點便能了然於胸。

 

回到靈體的問題,靈體西方稱『聖靈』稱『天使』,東方稱『神』稱『佛』稱『無形』,其實對靈體的稱謂不僅如此,還有幾千幾萬個稱謂可稱之,因靈體可利用人的視覺系統幻化出萬千的虛擬影像。至於祂們想告知你,祂是甚麼稱謂甚麼身分,那是祂們的事,事實上人並無法真實驗證祂、分辨祂到底是甚麼?如果有人說他可以,我認為那是個人的違心之言呀!我一再強調虛擬的影像不能當為實像,這對東西方的宗教來說都是一樣的。靈體這一生命是有形體上帝、神、佛(外星人)用科技製造生產出來的細微生命,其無五臟六腑,也無陰陽男女之分,祂只是承負有形體上帝、神佛的指令,來到地球來到人類間。

 

靈體假如不潛藏宿居在人類的腦中樞地帶,只在人體之外飛來飛去那靈體根本無任何功能與作用可顯現,即使當之一粒細砂或一陣微風都不夠資格地。靈體本身本無正邪之分,但一旦進入人體腦中樞後,因所操作模式的不同而出現正邪之分。其實人將之分為正的靈、邪的靈或高級靈、低級靈,那並不十分正確。比較確切的分法應以人的感知狀態而定,這感知狀態即是正面能量與負面能量。正面能量讓人的感知是舒服、順暢、助力、健康、快樂、信心、智力等。負面能量讓人的感知是阻礙、阻障、不舒服、不順、喪志、病痛、失意、不清等。也可說:『靈體雖是一個細微生命體,卻可為兩面事,是亦正亦邪』。何以靈體亦正亦邪呢?這道理不難理解,主要就是掌握或施行獎賞善與懲罰惡的能力,這也是二元世界的操作法。

 

        待續削觀音的鼻倒不如找上帝控訴(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木子 的頭像
    楊木子

    中一真道總教會

    楊木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